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10节 (第7/12页)
机制了自行的车出来,不用车轮,而用履带。车上装了一门火炮,就是简易的自行火炮。 郭谘试了无数次,自觉处处讲得通,就是发炮的时候,车身动得厉害,无论如何也改不好。杜中宵看了,想了很多办法,才给他讲清楚了后座力的原理。用车拉炮不是不行,要改成牵引炮,这个年代哪里有无后座力炮的技术?杜中宵都想不出来。 别说是自行火炮,杜中宵还想过造坦克呢。不是造不出来,无非是又笨又重,越野性能不好,最关键的是,这个年代没有什么用处。成规模的坦克部队,大宋的财力也支撑不起。而一辆两车,战场上又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战场保障维修过于复杂,不是这个时代能够支撑起来的。 杜中宵对军队的看法,是一个体系。从下到上的编制组成,指挥和通讯,训练和保障,甚至是征兵动员,除役转业,都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郭谘是典型的文人对军事的认识,别的文人是认为有巧妙无比的兵法,严明整齐的军纪,学会了就可天下无敌。郭谘是武器制胜论,只要有了什么厉害兵器,就可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到了铁监后,他结合学到的知识,颇设计了几种战略兵器,认真地向朝廷上书,只要军队使用了这些武器,北复幽燕易如反掌。枢密院还来书问过杜中宵的意见,杜中宵只能把这些武器夸赞了一番,再加上打仗不是靠一两件武器能决定胜负的回复。 当然正面的不是没有,郭谘改良了军中使用的大车,把底盘与炮车统一起来,而且轻便耐用。不过他那机械化的天才想法,杜中宵只能拒绝。就是郭谘能让铁监产出那么多小型的蒸汽机来,杜中宵在军中哪里找那么战场维修保障的技术人员。上了前线出了故障,就不用打仗了。 经过郭谘整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