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通远渠,民夫泪 (第3/7页)
除每日脚费涨了三成、以缓解民怨外,并不曾调整每年疏浚的时令。 而涨上去的脚费,大部分仍旧被洛阳府武侯铺、都水监河渠署的官吏,层层克扣。拿到手上的、最多不过一百五十钱,少的只有七八十文。 因此,河渠数据现场,也发生过几次民夫哗变、冲撞公门之人的案子,但都被弹压下来。 挑头的民夫多被拘捕、甚至就地格杀。但因为人微言轻,杀了便杀了、也无人替这些民夫出头伸冤。拘捕下狱的民夫,据传下场也凄惨无比、大多死在狱中;侥幸活着出来的,不是断腿少臂、便是又哑又瞎,几乎没有一个完好的。 杨朝夕听到这里,脸色已经阴沉无比。一个初出茅庐的武者,还没怎么见识过朝廷昏聩、官吏贪腐、江湖混乱、民生多艰……遇到这等常人司空见惯的不平事,反而显露出几分、难能可贵的正气来。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反正是暗中探查,若能顺手捉一些蛀虫出来,也算是为民除害。 洩城渠附近的探查,没有太多收获。杨朝夕便一路折返,来到通远渠与洩城渠交汇的立德坊,准备自西向东、沿着正在疏浚中的通远渠,继续探查。 疏浚后的渠段两岸,依旧断断续续堆着泥沙、石块等杂物,同样按类分好。再向东行进时,不良卫便渐渐多起来,对靠近疏浚现场的闲杂人等进行驱赶。 杨朝夕亮出崔府鱼符,说要进去找个同乡,说几句话便走。不良卫果然皱了皱眉头,极不情愿地挥挥手、放他进了通远渠疏浚的渠段,又嘱咐他快一些,莫叫渠长和武侯撞到。 杨朝夕拱手垂头、连声应下。快步走了十几丈,放眼看去,通远渠水面上果然横亘着数艘采砂船,许多褐衣麻袍的民夫,如蚁群般、密布在船上岸上,各自忙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