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6 斡旋 (第4/5页)
现状的现象。” “那……难道殿下打算撤回如今在辽东的刘仁愿等人吗?” “不撤回,留有部分兵力于高丽,做个样子就好,精神上支持他们抗击新罗与百济,并加派人手渗入新罗、百济,破坏他们之间的联盟。”李弘停了下来,昏黄的灯光照耀下,上官仪显得更加的苍老。 “臣还有最后一事儿请求,还请殿下如实相告。”上官仪想了想,郑重的说道。 “先生尽管问。” “殿下您是如何判断出吐蕃会有大动作?前两年他们可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而且陛下也没有再追究他们。何况,如今陛下临行前,刚册封当初的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为王了,难道吐蕃真的会冒着与大唐兵戎相见的危险,无视陛下的警告?”上官仪对李弘预测中的吐蕃行为,感到惊讶跟不解。 在他的思维里,应该是:因为大唐皇帝陛下封慕容诺曷钵为王,就说明大唐准备帮助慕容诺曷钵复国,吐蕃此刻应该是害怕大唐的武力,然后派遣使者来向陛下说明他们的诚意的。 而不是向太子殿下所说的那般,准备以武力与大唐对抗。 李弘低头无奈的笑了笑,再次说道:“吐谷浑现在在吐蕃的实际控制下,这就说明了,我们现在跟吐蕃是领土临近的两个国家!安西四镇向来在我们手里不稳当,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龟兹、碎叶、于阗、疏勒,向来都是笼罩在风雨之中,我们是立了罢,罢了立,拉锯一般的,就从来没有真正的把他们握在手里。如今辽东道,我们还有高丽这一个缓冲带,来阻止新罗、百济能够与我大唐接壤,但安西呢,吐谷浑名存实亡,我们现在是与吐蕃面对面了,如果再不去打压,以后我们将丢失的可不止安西四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