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5 (第2/4页)
事的那几家又被查了,案底这种东西想找还不多得是,哪家身上还没几件命案了?这是真要撕破脸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rou,不想法子还能坐着等死吗?谁料大户们刚准备行动,就有一家新店挂上了招牌,大大方方开门迎客。 “民生银行?这名字实在是古怪啊……”大宅里,几人相对而坐,桌前都有香茗,却没人有心情品。 “心思倒是不小,‘银行’,这是想做东宁钱庄银号之首啊!” “甭管他打的是什么心思,这青苗贷着实让人头痛,一旦在东宁铺开,咱们的钱还能借给谁?” 这话一出,引来一片骂声,实在是“青苗贷”这说法就招人恨。青黄不接时,向来是贫户们最难熬的日子,谁家不是趁此机会大捞特捞。结果赤旗帮倒好,直接给小农放贷,三月的息钱只要五厘! 这不是开玩笑吗?!如今市面上通行的可是“九出十三归”,也就是借十两银,只给人家九两,三个月后得还十三两,这一来一去就能得将近五分息。当然,也有些狠辣的,爱用“驴打滚”,一个月收个三分、五分的息钱,到了日子不还就把息钱算入本金,来个利滚利,那才是逼良为娼,破家灭门的手段。 现在赤旗帮可好,直接来个五厘息,哪有这样做买卖的?! “听说那青苗贷只能借十两,说不定是打这主意?” “别提了,就算不是青苗贷,借的时间长了,利息也不高啊!半年一分,一年以上一分五,这上哪儿讲道理!都是些不当人子的东西,就算要收买人心,只管开粥铺,收佃户,哪有这么作乱的?!” “只是如此,怕是撑不久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