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04 复古球风 (第2/4页)
上网能够成功,但整体来说就是一个躯壳,并没有任何技术内涵和战术组合,就连卡洛维奇自己也承认: “我凭借一项技术就能够赢得比赛,我真是个天才。” 在英国球员蒂姆-亨曼退役之后,不管是传统的、非传统的纯粹发球上网型球员,就已经基本从巡回赛消失。 不过,在现役球员之中,巧妙运用发球上网来丰富自己比赛战术体系的球员,还有不少。 高文此前挑战赛遇到的小兹维列夫,他的哥哥大兹维列夫就是一位发球上网型球员,可想而知地,成绩就远远比不上弟弟了。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费德勒,然而发球上网对于费德勒来说,只是全面战术库里的一个构成部分而已。 除此之外,菲-洛佩兹也可以算是其中一员。 “时代的眼泪”,当人们用这样一种方式回顾过去的时候,难免显得轻盈简单,实际情况往往更加复杂。 在“发球上网型球员退出时代舞台”这件事上,网球的普及、商业的推广以及科技的发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最后彻底结束了一种打球风格的辉煌。 其实,在整个过程里,温布尔登也同样面临着重重压力,他们也同样做出了选择。 1991年温布尔登决赛,迈克尔-施蒂希(Michael-Stich)VS鲍里斯-贝克尔;1998年温布尔登决赛,桑普拉斯VS伊万尼塞维奇,这两场比赛都被认为极其无聊的发球闷战,超过四个回合的击球屈指可数。 简直就是发球练习赛。 为了避免这种视觉灾难的再度上演——也是避免对收视率的沉重打击,全英俱乐部一直致力于改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