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_603 发球上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03 发球上网 (第1/4页)

    对于高文来说,菲-洛佩兹的网球风格是职业生涯首次遭遇的全新类型,一切,都需要重新调整适应。

    人人都说,这是时代的必然,但事实上,一句“时代浪潮”,却不足以总结一项运动的前世今生。

    网球,其实在起源阶段,一直都是草地网球;而发球上网,则曾经是草地网球的主流乃至于唯一打法。

    然而在目前四大满贯唯一一项草地赛事温布尔登里,却也已经看不到多少发球上网型球员出现在赛场了,曾几何时,温布尔登被认为是发球上网的胜地,然而现在,发球上网却只是作为一项偷袭技术而存在。

    时间,科技,商业发展,一直在默默地改变着竞技体育,网球也不例外。

    1996年,斯蒂芬-埃德伯格(Stefan-Edberg)退役,桑普拉斯就曾经表示,最后一位纯粹的发球上网型球员退出历史舞台,在他之后的所谓“发球上网型球员”,全部都已经跟随着时代的进步做出调整。

    在那之后,鲍里斯-贝克尔(Boris-Becker)1999年退役,皮特-桑普拉斯2003年退役,一直到蒂姆-亨曼(Tim-Henman)2007年退役,这也一步一步宣告纯粹的发球上网型球员正式从这项运动消失。

    那么,在这短短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当其冲的,是球场类型的改变。

    罗德-拉沃尔在1969年完成“年度全满贯”伟业,至今依旧是没有人能够复制的壮举,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年四大满贯之中,澳网、温网和美网全部都是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这一壮举的难度系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