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64节 (第9/10页)

从文辞越来越讲到庖厨美食去,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老师今日不讲《吴都赋》文法要义与赋丽,却讲其中所写物产是何用意?”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养好伤的鲁彦。他个性直率,再加上卓思衡鼓励学生们有问题提问题,于是每每有疑惑都毫不避言,又加上之前的他的所为令同堂学生们敬佩,于是大家便打趣叫他鲁勇。

    卓思衡耐心问道:“在座有人明白此种用意么?”

    众人皆道不解。

    “左太冲在平定吴蜀后写成《三都赋》,评略三国地域风貌国略概况,古人皆以《吴都赋》为三赋之冠,为何?”卓思衡又问。

    “《吴都赋》铺陈流丽,递进快畅,文辞最为精湛。”一人答道。

    卓思衡摇摇头。

    “因为他宏富广博?”另一人道。

    “有点接近了。”卓思衡笑着说。

    鲁彦想了很久,似乎有了确切答案成竹在胸后才开口道:“因为左太冲在《三都赋》序里有文‘且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又说自己写此赋‘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匪本匪实,览者奚信’,可见写出此赋来为的是去伪存真,不追求表面的华丽,而要如实写出三地最真实的情况与物产,其中以《吴都赋》所写最详,也最真实,故而读来有与左太冲共游旧国之感,才会引得洛阳纸贵,令世代文人如此赞誉。”

    卓思衡觉得这小子要是在他来的地方做阅读理解,一定是一门好手。

    况且显然是预习过了,才能引原文为自己的理论撑腰。

    孺子可教也。

    “好,说得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