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64节 (第5/10页)

!上不知为臣忠义为子孝衍,下不知规行距范正身立人以言传学子,故此才有弊案兴起州学没落啊……下官为避免再有此事发生,便以微末之身,去求请五位当世大儒!几位先生各个都是舍弃功名利禄归乡守孝的贤德之人,在下将他们请至州学结庐,一面足了他们的孝义之心,一面又要诸位州学官吏同学子一道耳濡目染敬仰效仿!他们每日都要为学子授业,更是将自身的德性传衍泽被于众人。”

    其实哪有什么以礼相请,找这五个人来都是套路。

    卓思衡在朝廷见了好多丁忧官吏,好些人表演痕迹太重,请辞时只见哭声不见眼泪,只有真正除去官服时才有眼泪哭了出来。

    那才是真的伤心。

    虽然父母过世对于这些人来说确确实实伤心,可三年的时光在蹉跎中度过,对于官吏来说实在折磨煎熬。更何况这些人父母的真实想法未必就是要孩子给自己守孝,好些父母离世前估计是巴不得要孩子能继续施展建功立业。

    但在孝礼面前,他们不敢不请辞。

    卓思衡向潘州史要来本地记录在册的丁忧官吏,专找曾在帝京做过京官又是守孝满了至少一年的那些人下手,以利诱之:热衷名声在乎面子的,他就告诉人家可以在一整个州学的人面前结庐表演孝礼,口碑岂止是远播,简直就会立即成为士林清流的偶像!对权力和官位有强烈虚荣心的,他便暗示可以在州学授业,那岂不是给人当了授业恩师?今后若是有一个两个可以高中,那人脉和门生,哪个都不会缺,起复后再不用担心职位降阶和大权旁落!

    总之,只要抓住痛点,卓思衡觉得自己也没费太大功夫便将这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