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14 (第4/4页)
塞外时的待遇,一时间心火难消。 康熙帝的安排,胤礽欣然接受,却并不会太过主动的结交外臣,引起康熙帝忌惮的不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太子就只能给人留一个浅薄印象。 胤礽知晓分寸,懂得进退,政治秀更是胤礽为储君多年已深入骨子里的涵养绝活。 于是,传闻中颇得圣心的皇太子在众人心目中逐渐具象化,博学、仁德、持正等美溢也随之一道逐渐深入人心,很快便收获一波好感。 每次圣驾下江南,山东都是个绕不去的地方。 行至济南,康熙帝带着众人观赏了天下名泉的珍珠泉和趵突泉,当即诗兴大发,有感而挥笔的写下了一首。 满意的搁了笔,康熙帝又笑着将弘昭唤上前来,让他给众人朗念出来。看着丝毫不怯场,行止有度,声音洪亮清晰的弘昭,康熙帝心中骄傲又自豪,自家大孙子真是好样的。 等弘昭念完,众人立马开始恭维起来,纷纷夸赞陛下诗作得好,皇长孙聪慧、气度有佳等等。 康熙帝虽然心知其中有水分,可还是不免心花怒放。飘飘然下,还命山东巡抚将自己的大作悬挂在巡抚署署门,晓示当地百姓。 末了,康熙帝犹觉意犹未尽,便让胤礽也作首诗,表现一番。自家太子文采过人,诗作亦是不少,怎么也得让江南文人士子们好好瞧瞧,太子多么优秀。 胤礽从善如流,沉吟片刻,很快便得了一首七言诗。虽然比不上举世闻名的大诗人大文豪,却也是可圈可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