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_第182章 驷带来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驷带来访 (第4/5页)

为李然此言已代表他是答应了下来,兴奋之色于眼中一闪而过,并是正色道:

    “此时正值多事之秋,伯石大夫不愿与子皙大夫分庭抗礼,更不愿与子产大夫为敌。”

    “故本卿希望子明能够从中斡旋,向子产大夫提议,现下朝堂之上的六卿顺序,可通过盟会誓告的方式给定下排位。”

    “以免得总有旁人在那造谣毁谤,说伯石大夫是欲将子产大夫取而代之。”

    终于是聊到了正题。

    所谓的誓告,就是在祭祀天地,亦或是祖先之时,于誓言之上,说列各卿大夫的名字,排位靠前者即意味着相对更是位高权重。

    由于这“誓言”是要上达天,下及地的,所以等同于是将座次排名向天地神明都宣读了一遍一样。变相的强化了座次排名的合法地位。

    这的确是一种解决卿大夫争权夺利的好办法。而这方法若是放在以前,也的确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

    但这种方式,在如今看来却是明显缺乏约束力了。

    毕竟时代不同了。

    在这战乱频发的年代,即便是诸国的盟会,都已很难对全天下的诸侯起到一定的约束力,又何况一个国家内几个卿大夫的盟会誓言呢?

    “哦?此乃伯石大夫的意思?”

    李然再度试探性的问道。

    驷带不禁又点了点头,并郑重道:

    “伯石大夫也知道子产大夫如今定是疑他怀有二心的,故此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子产大夫相信他丰伯石的为国之心,以及对子产的执政卿之位是绝无想法的。”

    “虽说,伯石大夫在朝堂之上与子产大夫政见多有不和,但想必子明也知道的,一国的上卿若都是只持着同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