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_第254、255章 杯酒赐县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255章 杯酒赐县公 (第5/9页)

在于,对于所谓的“县公”一职,楚王都是有直接任免权的。

    并不是像周王室那样,一旦封了国,那这个国家便不再受周王室的管制,而是成为了世袭的职位,并一代一代的往下传。

    或许是因为楚国人是汲取了周王室逐渐衰落的教训,又或者,楚国人就是要处处有别于“周王室”。总之,在这一制度的加持之下,楚国自然而然的就走上了一条相对集权的道路。(当然,仅限于春秋时期)

    这是不是又很像将来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制度格局的“郡县制”?

    是的,所以如果要说中国最早的“郡县制”开端是什么时候?很多人或许第一反应会想到是秦国。但其实呢?秦国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文抄公”罢了。而他所抄袭的对象,就是如今这个,早了他几百年的楚国。

    再把话说回来,由于“县公”一职,其职务其实就等同于一国之主。

    所以,也由此可见,楚王这回可算得是真的下血本了。

    毕竟,此时此刻,坐在这章华台内的卿大夫可不在少数,然而他们其中能够获封为“县公”的人,却是屈指可数。

    而李然作为一名外臣,甚至都不是真正的楚臣,却已然得到楚王如此的奖赏。楚王熊围的礼重之意,难道表现得还不够明显吗?

    饶是李然自己,在听到楚王如此“慷慨”的封赏过后,那也是忍不住一怔,半晌没回过神来。

    他的确没想到,这楚王居然会出手竟是这般的阔绰。要么不出手,要一出手便是赏了一国啊!

    “先生?”

    “先生以为如何?”

    楚王仍是一脸灿烂笑意的看着李然,满怀期待的问道。

    而在座的一众卿大夫,见得楚王竟是如此的大方,那看得叫一个羡慕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