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夜阳鸟 第119节 (第5/6页)
、关注,很渴求,满含期待。 如果幼儿的需求时常被满足,哪怕他不会说话, 不懂事,也会吸取到强烈的安全感, 而这种安全感会一直延续到成年。 黎湘恰恰是反过来的例子, 她的需求从未被满足, 荞姐对她的物质给予, 是一种偏心的表现,那是建立在压榨、挤兑郗望的基础之上,所以“郗晨”并不会觉得多快乐。 到后来,荞姐又将她“卖”掉,用来补偿这些年的“投资”,这就直接摧毁了她对人性的信任。 这件事的后果是很深远的,即便是黎湘的性格如此“钝”,还是在跟了靳寻几年之后逐渐发现,她好像真的从骨子里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她曾以为,无论皮相怎么变,她心里永远都是郗晨,那个随时准备豁出去,可以跪下哀求,只为了博一条生路的女生。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件自己可能处理不了的事,差一点就对靳寻提出要求时,她急忙刹住了,笑了笑,转而就找了别的话题。 她怕提要求,提了就是索取,索取了就要回报,回报一定是成倍的,她付不起,也不想付。 她连整个人生都抵押给他了,凭什么还要额外支付利息,又拿什么给呢? 当然在某些时刻,当她一个人安静反思,或是靳寻微醺着对她说情话时,她心里也会生出某种腹黑的念头——储蓄的目的是将钱攒起来用在刀刃儿上,情感和需求也是一样,她需要帮助但她不说,解决之后再让他知道,久而久之他骨子里的某些东西也会被挑起来,疑惑她的“独立”和“见外”。 这时候她再提出要求,那才是有分量的,令人重视的。就像这一次她只是要两个人,可在靳寻的认知里,却将此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