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4 (第2/4页)
房对列两旁,葫芦腰处乃是二门,里面是一座二层小楼。门楼黑瓦灰砖,题字是“时然后言”[68]四个大字。 苏燕燕仍旧穿着玫色锦袄和牙白长裙,领着两个丫头、一个仆妇在门楼前迎接。小巷里铺着厚厚一层炮仗碎屑,红彤彤的像陛前的红毯。许多穿红着绿的百姓站在自家门口向外张望。小孩子们团团围了上来,笑嘻嘻地打量。苏家的女人从袖中掏出一包糖果分了下去,孩子们仍是不肯散去,在大门口探头探脑。 进了二门,只见一个身着赭色棉袍的中年男子在院中负手赏梅,见我来了,忙抱拳迎了上来。苏燕燕道:“朱大人,这位是家父。” 我连忙屈膝行礼,苏御史亦作揖还礼:“大人不吝光降,寒舍蓬荜生辉。” 陶缸里种着几株白梅,地上撂着一把缺了口的陶壶,阶下靠着一柄松土的小铲。梅花顺势长成,并未斫干修枝,香气清郁,沁人心脾。我亦笑道:“苏大人清名素著,玉机倾慕已久,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苏御史大笑,亲自引我进了堂屋。但见上首挂着孔夫子雩台讽咏的图画,屋中陈列着半新不旧的桌椅,铺着已经洗毛了边的粗布垫褥。陈设稀少,唯有案上一只青瓷折颈花瓶里供着几枝梅花。 众人落座。苏御史道:“穷巷可避风雨,庭户亦可娱老。下官无多余财在京城中另置宅院,只得蜗居在这祖宅中。失礼之处,望乞海涵。” 一时小丫头奉上茶来。我随口编排道:“早就听闻苏大人‘陋室文史,野院梅花,促居葫芦,心系天下’,果然名不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