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我不穿了!_第1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节 (第4/7页)

  陈显达气急,就准备在南朝那著名的造反者孵化中心浔阳起兵——这个顺长江而下可以直抵达建康城的地方,从魏晋以来,已经孵化了近十位起兵的大将了。

    但他收到了崔慧景之子送来的书信。

    -

    十一月,大雪纷飞,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者和两名四十模样的中年人,一起来到襄阳城,他们一脸惆绪,心神不宁,通过青蚨大人,想要求见公子。

    “崔将军,”一名中年人沉声道,“都到这时候了,您还不愿告知我等,临海王在北朝是何身份么?”

    崔慧景淡定道:“谋大事者,岂可如此缺少静气?”

    “这大事,一朝不慎,便是全族皆诛,我等如何能不小心,”开口的是陈显达之子陈叔晏,他深吸一口气道,“如今诸将之中,以我父威望最高,您还排在后边,自还不必心急。”

    他其实更想支持萧宝卷的弟弟萧宝寅为帝,毕竟小皇帝好cao纵,若是能成,他陈家也能手持神器,号令天下。

    “那公子又何必与我同来拜访公子呢?”崔慧景平静道,“若是真能稳定人心,陈太尉想是能善终矣。”

    陈叔晏长叹息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只有一军,建康又有石头城、东府等地护卫,一但久攻不下,必然生乱,他们一家在朝廷人望不足,必然是得不到支持的。

    再者,这临海王,居然能在悄然之间,拉拢王敬则和崔慧景,又是高帝、武帝唯一的子嗣,妥妥的明君之相,他们又怎么能放弃这样的机会,独自去强出头呢?

    这时,王敬则将军的长子王元迁温和劝道:“陈兄莫急,那位公子不但在朝廷留有暗手,于宫中也甚有人脉,有他相助,一时半会,也饮不到金罂(毒酒)。”

    陈叔晏转过头去,懒得分辨——王敬则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