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262章 二毕病倒,水力纺织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2章 二毕病倒,水力纺织机 (第1/4页)

    “诸位都是士绅,素来眼界要比升斗小民看得远。”

    朱由检嘴角噙着笑:

    “江南为什么富足,想来以诸位的眼界,自然是看得到的。”

    江南为什么富足?

    说白了,这地方还真是一言难尽。

    按照明朝定下的国策,张士诚、方国珍基本盘的江南一带,大明是定下了很高的赋税的。

    但是啊,架不住人家官多啊!

    比如喊了几百年赋税重冤的苏州。

    根据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郭桓案,详细梳理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朱元璋定下的粮赋基础,江南一代完成最好的府,也才只有一半不到。

    比如苏州,苏州人交税44.4%为纸钞,42.3%拖欠,只有13.3%为可见的粮食实物。

    稀奇不?

    大明那cao蛋的纸币制度,国家使用宝钞容易,想要将它当做银子,交给国家,那是绝不可能的事!

    若不然,宝钞也不会迅速沦为擦屁股纸了!

    然而,还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呢!

    人家苏州人就可以用宝钞上缴半数的赋税了!

    牛逼不?

    都说朱元璋是一个暴君,杀得人头滚滚,一次性能杀了几万官吏。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单单江南一地,都能让国家少了两千多万石税收。

    为了防止天下百姓不相信,也为了百姓对新生大明的信任,连朱元璋都不敢公布实际被贪污的数量,只得含糊其辞的写成七百万石。

    这可是明初啊!

    这可是朱“砍头”在位时期啊!

    那时候人家都敢这么干——明朝276年,历代积攒下来,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