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212章 陈奇瑜出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2章 陈奇瑜出关 (第4/4页)


    这事……真的很少见。

    实际上研究一下陈奇瑜,与他亲家张凤翼的官场转折时间线,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两人失势,与崇祯七年七月,鞑清绕道蒙古,抢掠山西大同、宣府等处有关!

    哦?

    张凤翼的政治主张,不是以山海关为基础,以宁远、广宁为触手,以守代攻吗?

    按照他的原话,鞑子已经肆虐6年之久,同时修建8座城池锁住后金,也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

    “八城畚插,非一年可就之工;六载疮痍,非一时可起之疾。

    今日议剿不能,言战不得,计惟固守。

    当以山海为根基,宁远为门户,广宁为哨探……”

    张凤翼的政治主张,可不是将朝廷十来年的税收,一股脑的丢到辽东去,而是徐徐图之!

    以他的计划,先守住山海关,然后整顿内务,编练强军。

    这样一来,手中握着大量应变钱财的朝廷,就算再次失败,也不会举步维艰……

    辽东筑城的法子,将朝廷崩的太紧了啊!

    ……

    好吧!

    麻绳专挑细处断!

    崇祯七年,朝廷花费上亿两白银,修建的大明版“马奇诺防线”,被人轻松绕过……

    辽东战略,宣告失败……

    最可怕的是——这件事,成功的掏空了大明朝的底蕴,甚至就连皇帝的内帑,也空了!

    孙承宗等东林诸贤,信誓旦旦的必定“锁住建奴”,也成了泡影。

    投资失败,是需要有人顶缸的。

    朝廷里自然要拿出来一个倒霉蛋,为辽东筑城来买单!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