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海涛大将来投 (第2/5页)
,屋门再次打开,乔海涛进了屋子。 “坐。”楚天齐示意着。 坐到对面椅子上,乔海涛竖起了右手大拇指:“县长,你是这个。” 楚天齐“噗嗤”一笑:“什么意思?” 乔海涛说:“这个种植经济作物的方案真是好,足见你对县情的了解,足见你心中装着农民兄弟。” 楚天齐忙道:“这是市委领导的要求,是县委常委会全员通过的,哪是我一人之力?” “县长,大家都心知肚明。市委领导不过是随口一说,或者就是设置了一个难题,整个方案绝对是你弄出来的,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首先,你解读的那么到位,那么清晰,这可不是照本宣科能做到的,肯定是完全通晓整个过程,并予以了相关论证,是真正的胸有成竹。其次,据我了解,在安平县历史上,这是第一个相关方案。以前的时候,也不是没人提过,但仅仅是随便一提,便没了下文,是空洞的口号,是应景之说。 再次,现在你掌舵全县经济发展,是最有可能做出此方案的人,其他常委大都不关心非自己范围的事,不可能拿出这样的方案。另外,倒是有一人的职务可能有这种举措,但绝对不是他,否则几年前就应该会有方案雏形的;如果真是他的话,他绝对不会让你向我们传达的,那样,政绩的光辉就显得黯淡多了。”乔海涛给出了详细解读。 对方倒是分析的头头是道,也很有道理,但楚天齐却不能自得吹嘘,便“哦”了一声:“转变经济方式是全县经济发展大事,更是农业经济转型的大事,不是一人一部门的事项。必须有县委班子的认可,必须有政府同仁的配合,必须有各级人员的努力,尤其要有基层劳动者的认真践行才可以。还要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