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六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3/4页)
对岸的数千清军。 不久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小型的屠杀。 清军大队五千多人,到达河湾渡口后,看到对岸驻守的明军只有不到两千人,便派一千余名绿营兵从抚河上游搜罗了三十余艘渡船顺流而下,准备到达渡口后登上西岸抢攻,同时接应大队过河。 却不料,驻守西岸的明军却不慌不忙地沿着河岸分成五队,待敌船近前,一进入各自射程便排枪齐放,才不到一袋烟的功夫,便把船上的清军射杀了个七七八八。 三十多艘布满了枪眼的渡船,不是远远漂向了下游,便是被明军俘获。 侥幸剩余的百余名清军,是跳入河中后狼狈游至对岸,才捡得一条性命的,不依不饶的明军仍不断向河中开火,直至一些子弹飞向对岸,射杀了对岸一些靠得太近的绿营兵。 清军大队未曾料到明军的火枪竟能打得这么远,惊慌失措地连连后退,直至离河岸数百米远才停下,数千人手足无措,正望着渡口方向发呆。 焦琏到达后,再一次细细观察了地形,询问了战斗经过后,心中便有了底。 这批无枪无炮的绿营兵人数虽不少,但其实就是一群色厉内荏的乌合之众,只隔了一条大河便已毫无办法,其攻击力就是个渣渣。 “要是手头有两千骑兵的话,只需一个突击,便可把他们冲溃。” 焦琏望着对岸远处黑压压的清军队伍,轻蔑地咧了咧嘴角。 思忖片刻后,焦琏决定不理睬这些战五渣,随即留下两千火绳枪兵,配合两队燧发枪兵依托木垒布阵,命令他们只许守不许攻,只需牢牢守住渡口就行了。 从古至今,打仗最忌无脑分兵、两线作战,眼下最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