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6章 借道而行 (第4/7页)
同时改善了道路的通行状况,修建了通达四方的驿路,使得行进的速度快了许多。为了能尽快赶到目的地,赵昺在途中打了次尖,略加休息,饮马喂料,未时便赶到了建康。他没有入城,而是直接领军赶到了城外的燕子矶水寨。 燕子矶位于建康城郊外的直渎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势如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直渎山高十余丈,南连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十分险要。矶下惊涛拍石,汹涌澎湃,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皆在此设置水寨驻守。 在此驻守的水军属于长江水师,配有各种战船四十余艘,军兵二千余人。得知皇帝亲至,统领刘泉急忙率众将出营迎接,其是当初组建内河水军从御前水军抽调的军官之一,看到皇帝风尘仆仆的样子便知其并未入城,而是直奔水寨而来,又赶紧遣人前往建康城向镇抚使陈凤林通报。 赵昺入寨后,并没有休息,而是登上直渎山顶观敌。他前世曾来过这里,记得侵华在此地的江滩集体屠杀数万中国人,使这里成为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屠杀场地之一,为纪念殉难者,树立了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而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沿江一路烧杀,攻南京时也是在燕子矶登陆,入观音门,去迈皋桥,占天堡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在山顶之上,赵昺端着望远镜向江面上看去,但见此时的江面比之前世要宽阔的多,水流也更为湍急,沿江两岸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视野更为开阔,对面的情景在望远镜下一览无余,被困的军兵就在对岸的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