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76章 取舍皆难 (第5/5页)
南和漠北的草原上,对于南方广阔的中原汉地,蒙古统治者不愿花费太多功夫去进行统治,因而采取降附蒙古的汉人世侯进行间接统治。 贺惟贤清楚世侯与蒙元间其实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汉人世侯作为大蒙古国的臣下,对蒙古统治者承担两项基本义务:出兵从征和缴纳贡赋。蒙古统治者为了控制和笼络他们,还要求他们送子弟入质为亲卫军,后来并派达鲁花赤对他们进行监督。在他们效忠可汗、履行义务的条件下,蒙古统治者承认他们称霸一方的权力,他们一旦遇到军事威胁,大蒙古国也给以武力保障。 世侯的献纳也是大蒙古国重要的财政来源。由于蒙古统治者需求很多,赋役又无定的制度,世侯“擅其赋役”,因而征求苛繁。世侯又往往提倡“且耕且战”,兵士要屯种,农民也要“备御盗贼”。一旦战事需要,世侯为了响应蒙古统治者的征召,还把大批农民送去出征。 当然世侯们也获得了响应的好处,汉人世侯的官职是世袭的。父死子继,兄终第及,其至父兄尚存也可以将官职传给子弟。不少世侯一门几人都任要职。在他们管辖的范国内,他们集军民财权以一身。他们既是军事长官,又是行政长官。他们可以自辟衙署,任命属官。 任用的常都是他们的宗亲、部属或幕僚,对他们唯命是从。这些依附人口是不能随意迁离的,世侯甚至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他们可以自定赋税进行征收,“宽急丰约,各唯其意”。司法权也掌在他们手里,他们的话就是法律,以致可以“自专生杀,少有忤意,则刀锯随之。”因此,每个世候都形成了一个自治的割据性很强的势力范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