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672章 明修栈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2章 明修栈道 (第3/5页)

以移动,而且梯身可以上下仰俯活动,依靠人力扛抬来倚架在城墙上。

    唐朝时的云梯梯身主体采用了固定式,缩短了架梯时间。攻城时将梯身停靠城墙下,并增加活动式“上城梯”,便可攻城,谓之“飞云梯”,底部“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从而减少了架梯的危险,免遭受敌军破坏。

    宋朝时的云梯结构有了更大的变化,云梯采用了折叠式的梯身,梯底增添了防护设施,更降低了梯身在攻城时的危险,增加了云梯的稳定性。但云梯因为笨重问题而被渐渐废弃,出现了冲车,高度可达十几米,可与城墙相平或者高出城墙,底部装有蒙皮,可以抵挡弓弩的射击,上面安装天桥,可以直接搭在对方城墙上,使攻方士兵轻易能冲入对方队伍中。

    城前的敌军被击溃,向两侧逃去,**也随之建立防线,阵中推出数辆冲车顺着开辟出的通路越过壕桥直逼城门。而此时再度生变,突然间城内无数飞石越过城墙砸向城前的攻城队伍。

    “抛石机!”赵昺见状皱皱眉,这有些出乎意料。

    守方一般会将抛石机布置在城垣之上,用以远程杀伤攻城的敌军,其除了抛掷石块外,还可以抛掷圆木、金属等其他重物,或用绳、棉线等蘸上油料裹在石头上,点燃后抛向敌营,烧杀敌人,在火炮出现之前算是最具威力的远程武器。

    “陛下,城中看来有擅于用兵之人,居然想到将抛石机藏在城内,还骗过了探子的眼睛!”在旁的徐无难道,“战前探子曾在靠近城墙的环道旁看到筑起了不少土台,以大木搭起的高台,觉得奇怪,曾问过城中百姓,说是衙门用于新年祭神和观礼之用。”

    “他们就信了,没有仔细探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