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9章 你可相信 (第3/5页)
为例,比之原始织机提高了十倍乃至数十倍,每人每小时可织布一至三尺。 而一个综框只能控制一组经纱,多组经纱就需要多个综框,相应也就需要多个蹑。两片综框只能织出平纹组织,三、四片综框能够织出斜纹组织,而编织缎纹组织则至少需要五片以上的综框。于是,织机综和蹑的数量逐渐增加,汉时甚至出现一百二十综一百二十蹑的织机,这类织机被称为多综多蹑织机。 东汉时一度降为五十综五十蹑,或六十,仍嫌cao作太过繁复。还好东汉末年卢马钧把蹑数大幅度减少,制成了十二蹑、五十综和十二蹑、六十综的织机。此时的纺织速度就很可观了,一天可以织一匹,算是正常速度,且按汉规制,一匹为长四丈,宽二尺二寸,那五丈也就是一匹又四分之一,算是相当快了。而纺织技术的进步到这里也就基本结束了…… “男耕女织各尽其职,千百年来就是如此,现下的织机一日能织一匹布,也没有陛下所言的那么辛苦吧!”陈墩对这些织纺的器械也只能说认识,而陛下所介绍的虽然详细,可他一时也弄不明白,想想道。 “看来你真是在京中待的久了,是该到民间走走看看了。”赵昺皱皱眉头道,“你所说男耕女织是不错,但一天可织一匹布仅指于此,要知织布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而已,算上采摘、养蚕、缫丝、染色这些工序,一户人家所需布料也会花费超过半年时间,可是朝廷却还要以布帛作税的。” 赵昺有些无语,陈墩也算是吃过些日子苦的,但其对民间百姓的生活还是不甚了解。按照中国的传统,男耕女织,男人负责粮食生产,女人负责身上衣饰。而采摘、养蚕、沤麻、纺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