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9章 内患尽除 (第4/5页)
亲近己方的部落,试图挽回局面。 但一年下来,由于宋军的封锁,加之则溪的积存被毁,相互征伐间使得田地荒芜,甚至遭到对手的毁损,饥荒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陈墩借机招降有了投宋的部落,不仅给予救济,还许诺待事毕后上奏朝廷予以请封,吸引了一部分部落下山请降,接受迁境安置。 对于剩下的那些顽固部落,或是左右摇摆不定,还存在侥幸心理的部落,留给他们的选择就剩下打破封锁,下山劫掠。但他们也明白是难以战胜朝廷的,毕竟周边皆已被大宋占据,他们无法得到外援,最终的目的还是迫使朝廷接受他们的条件。 陈墩此时早已有了应对之策,他在交通要道建营设垒,只守不出,同时布置机动兵力随时予以增援。外出劫掠的部落人数少了,根本无力打破装备了火器的宋军营垒,人多了就有被宋军合围聚歼的危险。几遭碰壁后,那些部落除了折损了人手外,所获甚少,根本无法打破封锁。 日子愈加艰难,杨氏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之间也是各怀心思。当下杨氏族长是年仅十岁的杨汉英,承袭蒙元敕封的播州安抚使之职,掌权的是其母田氏。面对朝廷方面愈来愈大的压力,田氏为免灭族之祸有意接受朝廷的封爵,放弃一切官职,做一个闲散的富家翁。 田氏的想法得到了杨邦光及杨邦正两个分支的支持,他们本就是大宋进士,有功名在身。在谈判中朝廷许诺不追究他们叛宋之罪,保留功名,可以入京为官,相较之下对于他们也是不错的出路。且他们也已经意识到朝廷改土归流的决心,再僵持下去,一旦朝廷失去耐心,那就是灭族之祸。 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