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1章 先打下假 (第2/5页)
。他的父亲参加了很多次科举,都没中。真宗一看:“养出了蔡伯俙这么好的儿子,教育得很成功啊。”于是就喊了蔡伯俙的父亲来面试,最后给了他一个校书郎的官做。这个官虽然比秘书省正字低,但也有俸禄可拿了。真就是? 父亲沾了神童儿子的光。 赵昺尽管答应去面试神童们,也相信有天赋的神人存在,但他还是固执的认为遗传基因、家庭氛围和良好的教育才是产生神童的根本。 好比幼年辩琴的蔡文姬? 说她就不得不提及她的父亲蔡邕。他在当时可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大人物? 他常常作为大书法家被后人传颂? 曾校定《六经》的廖误。他的书法,有“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的美称? 蔚然大家? 成为当时偶像级的人物。另外,蔡邕与曹cao也是挚友,这也使得之后的“文姬归汉”变得合情合理。 所以? 蔡文姬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面? 她的家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化沙龙? 也是那个时代的高级图书馆? 自小耳濡目染? 饱受这些文人雅士的熏陶。所以? 至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蔡文姬年幼时就表现出超凡的智慧和才能,几乎成为一种必然。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甘罗? 就算甘罗出生在官宦世家? 就算他的遗传基因非常好? 但是? 如果说,他没有受到非常好的教育,没有过人的聪明才智? 就算有再好的机会、再好的背景,他恐怕也很难在十二岁能够成为宰相,接替爷爷的位子,去主管爷爷该做的事吧? 要知道历史上有太多太多出生于官宦世家的纨绔子弟,祖上的背景够好了吧,基因也够好了吧,但是那些家伙,不仅没有为国家、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