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511章 触类旁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1章 触类旁通 (第3/5页)



    而后,赵昺才让工匠们根据自己绘制的草图,来制造‘珍妮纺机’。考虑到这个比之飞梭要复杂一些,他只要求他们首先造出最基本的八轴纺机,然后再逐步增加轴数,最终做出水利纺机。他以为仿制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或者中间会出现什么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但令赵昺意外的是仅仅过去了五日,新式纺机就造出来了,他看过后发现不仅完全达到了自己的设计要求,而且对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做了改进,应该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而当他询问几位工匠织机的工作原理时,他们却是一脸茫然,根本弄不清为什么要这么做,对设计的改进也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认为这样更合理罢了。

    惊喜一下变成了无奈,赵昺重赏了几位工匠后,也不由的陷入了沉思。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古国,古代科技成就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这是我们国人的骄傲。然而,到明清时期我国传统科技由先进逐步转向落后,西方文艺复兴后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并迅速发展时,可我国仍处于古代传统科学的理论阶段。

    西方工业革命后,广泛采用大机器生产和利用蒸汽为动力,世界开始进入“蒸汽时代”,但中国仍基本处于运用手工工具生产阶段,接着就是持续百年的技术落后。赵昺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十八世纪初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文化专制等一系列基本国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使科技全面落伍外,还有着其它原因。

    在世人的眼里,宋朝不仅是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科技发展迅速的时期。而赵昺来到这个世界,搞了许多‘新花样’,可以说是当代科技的带头人。但他也看到了许多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