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978章 人才难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8章 人才难求 (第5/7页)

将案上的文书递给他们道。

    “陛下,何以韩信同为状元,其策论文采虽不凡,但观点却中规中矩,并无太多新意啊!”三人匆匆看过,徐宗仁皱皱眉言道。他记得其排名在前十,可进甲榜,当状元还是差点意思。

    “先生以为如何?”赵昺没有回答,却问应节严道。

    “臣以为徐尚书所言不错。”应节严说道。

    “朕以为其文中的‘学以致用’便可做状元了。”赵昺笑笑道,他其实才不管什么学派,只要能符合自己的想法就行,众多举子中能让他眼见一亮的也就这四个熟悉的大字了,现代的学校中估计百分之八十都在墙上、楼面上写着这几个字了。

    “臣以为这四字极好,不愧是陈普看中的弟子!”刘黻捋捋胡须轻笑着道。

    “看来刘知事对此人了解甚深,可否详述!”赵昺问道,想更多的了解下自己钦点的状元郎。

    “陛下,陈普初讲学于石堂山,信同与其友杨琬等执弟子礼受业其门。在陈普指授下,信同对宋代濂学、洛学、关学、闽学诸典籍搜览殆遍,废寝忘食,悉心探究。其后他又对诸家经典著作重新整理编辑,对许多古籍重加注释和考订。曾刊刻《落华藻》,贯通周、程、张、朱之学,为初学者所珍视。由于他学识渊博,且深思熟虑,独辟蹊径,发前人所未发,为人所称赞。陈普也以其门下出此高徒而深为欣慰道:吾老矣,得斯人饮水俟命,复何憾哉?视其为承接衣钵者。”刘黻言道。

    “嗯,原来其并非只研学朱理之学,而是博采诸家之长,由此见识便不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