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7章 各有算计 (第2/5页)
遗放为良”,转化为一般的依附人口。 为了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有效的进行统制,世侯们纷纷开设幕府,延纳流落在各地的士大夫。在金衰蒙兴的过程中,残留的金源士大夫除少数退隐于穷乡僻壤外,相当多的人陆续投身于世侯幕下,成为世侯幕僚。世侯依靠这些幕僚治理地方,开学养士。他们聚在一起,尊崇和扶植儒学,讲究经史,推明治道。 保存在世侯幕府中的“秀民贤才”后来一个个进入忽必烈的王邸,为忽必烈建立元朝立下了重大的事功。他们所培养的新的儒士,不少人后来也成了元廷的职官。他们协助蒙古人推行汉法,建国立志,当然也依然与从前的恩主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朝廷和地方相互呼应,形成利益集团。 但正所谓盛极而衰,鸟尽弓藏。贺惟贤记的自己尚是懵懂的幼年,家中突然散尽了奴仆,父叔们则如丧考妣从家中析户迁出,他也随父亲离开世居的中原,前往苦寒的北地深处赴职。而少年时又接受征召,回到大都入怯薛军服役,再没有回过家。 贺惟贤彼时尚不明白为何如此,但是入朝多年后也渐渐明白作为蒙古汗廷间接统治中原地区的工具,汉人世侯在金末元初之际对于安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作为割据一方的世侯,随着大蒙古国的统治渐趋深入,化人世侯与投下封君乃至汗庭的矛盾也就日渐凸显出来。 当初由于战争的需要及蒙古人不能确定在接受非蒙古人作为完全可信赖的士兵和将领时究竟能走多远,也担心地方割据名正言顺地壮大,势必形成尾大不掉、威胁中央之势在文官范围内,汉人官员们能够担负起主要的日常工作,但是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