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6章 名败身殒 (第4/5页)
伯颜心有不甘的还是低估了南朝小皇帝好战和狡诈。阆中事件发生后,他之所以力排众议要求封赏汪氏,是因为汪氏戍守要冲之地,若是加以惩处,可能会激起兵乱,这不利于当前求稳的大局。另外元军在北伐中连战连败,士气大跌,对南军畏之如虎,所以也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定军心,让世人知道南军并非不可战胜。 当然伯颜也考虑过南朝对此的反应,必然会因为此事‘问罪’,不过他以为南朝也是刚刚经历大战,军队需要休整补充,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新收之地也许巩固。而南朝在和议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做出了不小的让步。 所以伯颜断定南朝同样不需要发生大的冲突,即便用兵也是多是在西川。而西川地形复杂,物资运输困难,且入蜀的南军兵力分散,也不利于大战。只要己方多做出补偿,并严令汪氏尽快依约退出西川,那么南朝小皇帝也能对朝野做出了交待,就不会为几百条人命不惜代价的发动大战。 当南朝提出巨额补偿的时候,因而伯颜并不感到意外,只是从容与其讨价还价。而南军在应天府摆出偌大的阵仗,做出进攻姿态的时,他也并不紧张,只是严令前方各军退后二十里,密切监视其动态,不得主动向南军挑衅,不给其用兵以新的借口。 但是出乎伯颜意外的是南朝小皇帝所做的一切皆是烟雾,只是为掩盖其在西川的大动作,其巧用汉水轻易解决了调动兵力和物资的难题。而攻取了汉中,则不仅截断了西川汪氏的退路,也阻断了汪氏救援的通路。不但固守阆中的汪惟纯成了瓮中之鳖,还滞留在成都的汪惟孝也是插翅难飞。 如此一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