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553章 回水之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3章 回水之法 (第2/5页)

闸代替堰埭,既克服了运河地形上的限制,减少了水耗,调节了一定的水位差,平水过船,又减免盘驳牵挽之劳,从面大大提高了漕运能力。而赵昺前世虽然学的是船舶制造,但是对航运也有相关课程,此时他站在甲板上等待过江,也审视着这项航运史上的开创性工程。

    这时的船闸,是由上下两道闸门和闸室组成,闸室长一般约一百米左右,闸门多采用叠梁式。船闸的工作是利用“水涨船高”,“船随水落”的道理,当上游来船时,上闸打开,使闸室与上游水位齐平,来船平水进入闸室。随后关闭上闸,曳起下闸,起闸室水位与下游平,来船又平水出闸室,驶向下游,下游来船时,过闸程序则相反。

    “周司使,江口船闸如今能通行多大的舟船!”为了管理运河上的船闸,朝廷设置了澳闸司官,此时行驾船队过江,司官周梁上船迎奉,而赵昺也借机将其叫到身边询问其相关事宜。

    “禀陛下,旧法舟载米不过三百石,闸成始为四百石船,其后所载浸多,官船至七百石,私船至八百余囊,囊二石。前岁朝廷下旨整修运河,提高运载量,工部会同都水司对关闸进行改造,现在可通行千石的大型船只!”周良觉得自己能登上御舟就已经是万分荣幸,又得陛下召见更是战战兢兢,不免紧张地回禀道。

    “御舟可载千五百斛,如此说来仍是难以通过江口了!”赵昺听了皱皱眉问道。

    “陛下……也可通行,只是费些周折!”周良见陛下似是不悦,颤声回答道。

    “哦,不必紧张,朕并没有责怪之意。”澳闸司使不过是七品刚刚入流的小官,若非机缘巧合一辈子可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