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535章 朕的苦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5章 朕的苦恼 (第2/5页)

一旦这个优势减弱,就只好修长城了。长城之外,还有各种城墙,寨墙,用以抵御机动灵活的游牧人入侵。

    赵昺也清楚汉朝之所以被历史上称为‘强汉’,并为后世所推崇,并不是说它有多么富强,而是它将匈奴远逐,解决了长期困扰农耕民族的的边患问题,但汉朝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也可以说为其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西汉年间,匈奴人和汉人的对峙,汉人在武器上还多少有点优势,但在马匹的方面,却要差不少。基本上只能靠修长城,建边塞据点,加强边郡的兵力,再配合一点外交手段,防御匈奴。好在,即使匈奴最强盛的冒顿单于时代,他们也没有大规模入侵中原,取汉而代之的野心。

    匈奴的入侵,多半发生在草原有灾害之际,他们不得不靠抢掠农耕地区来维持生计。但是,农耕人机动性差,若要主动出击,规模小了会被人吃掉,规模大了,动一次,声势浩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光后勤供应,就耗费巨大,十万骑兵行动,后面运粮草的马匹,绝对要超过十万。

    即使有不惜代价的决心,可这样的行动,能不能抓住敌人,还真不好说。因此主动出击,打击西域匈奴的帮手,化敌为友,缩小匈奴的活动范围,是可行的策略,满世界追击匈奴主力,实际上是下下策。而武帝决心彻底击败匈奴,使卫青、霍去病绝大漠,封狼居胥的壮举,却让汉朝百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百姓生命损失惨重,府库为之一空。四代人攥的家底,让刘彻一下子就给糟蹋光了。老百姓命没了,不算大事,但府库空了,皇帝很头痛。而赵昺知道中国的官僚,从来不乏搜刮有术之辈。主意很快就有了,有三大法宝,第一,铁盐官营,第二,榷酒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