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5章 阆中大捷 (第4/5页)
方的矛盾,并不利于日后的统治,且日后整个西川都是南朝的地盘,他们劫掠人口又有何意义。送回江南?那里人口稠密,还需向外埠移民。而川蜀经过几十年的战乱人口稀少,费力的把他们外迁,想想除了脑袋上有坑的人,否则绝不会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 反而是汪家挑起事端的疑点更大。想当年汪世显抱对了粗腿,投在了蒙古太子窝阔台位下。从此之后汪氏一直追随蒙古和元朝征服南征北战,跃马扬鞭。汪氏大军一路过关斩将,巩固蜀地为元兵征战江南提供良好稳定的后方根据地,不仅让汪氏自身势力延申依托于此,还将宋朝的后路给直接砍了。 元主优诏答曰:“四川事重,舍卿谁托!异日蜀平,功岂在巴延下耶!”打四川靠汪氏,守四川靠汪氏,而得四川攻对打宋朝有着莫大的好处。汪氏在族长汪世显的安排下,死心塌地跟着蒙古人走,绝不仅是因为忠心,而是在其中获得了莫大的好处。 当下迫于形势,蒙元将川蜀‘割让’给南朝,那等于是从汪家嘴里抢rou。他们怎么舍得放弃这片经营三代,四十多年的地盘,必然是阴奉阳违,迟迟不愿意退出。而当下因为此时使得三皇子铁穆耳滞留南朝,不能回家。皇后阔阔真又找茬将汪惟孝的儿子及在京的一众兄弟给抓了,汪家恰在这个时候搞出事情来,其中意味就不那么简单了。 “此战发生在七月二十,今日以过去七日,南朝恐怕也已经获知!”真金点点头道。 “阆中距离南朝甚远,道路艰险,交通主要依仗水路。而现下正是雨季,江水暴涨,有些河段舟楫难行,消息传递缓慢,快则也许一个月。而我朝传递讯息,则是通过驿路,自汉中至大都皆有驰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