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7章 捡到一个煤矿 (第2/4页)
原军的军备器械,大都是用木炭冶炼出来的。 虽然质量还不错,但效率太低,甚至为了保证数量,很多士兵的铠甲比正常的要薄一些,这也是姜葵迟迟不扩军的原因。 就算能募到人,但兵器不足啊。 当然,用煤炼铁,就算配上古代最先进的鼓风机,炼出来的铁也很脆。 用来制作弓箭箭头还可以,制作其他兵器就没什么优势了。 所以顾正言准备把煤稍微改进一下。 古代最好的炼铁的燃料是什么? 焦炭。 明《物理小识》记载,“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焦炭的制作方法。 焦炭同时具备煤炭和木炭的优点,杂质少,温度高,加上给力的鼓风机,冶炼出的铁质量很高,可以说是古代冶炼的最佳燃料。 再者,焦炭烟少,相对条件下燃烧更充分,中毒的概率比木炭还小。 换句话说,焦炭也是一种极佳的取暖燃料。 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时节多在秋冬时节,除了秋收的因素外,还因为秋冬时节天气寒冷,中原士兵不耐寒,冻得战斗力会下降几成。 可游牧民族是耐寒不耐热,此消彼长下,胜算会大很多。 要是了焦炭... 瑟瑟发抖的士兵们,想必战力会得到极大提升。 这样看来,焦炭还有着战略层面上的意义。 当然,缺点还是贵。 不过这个贵是基于运输人力成本来说的,要是在煤矿旁,就不存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