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4章 大炮还是小炮 (第2/4页)
关键就算现在批量造出来又怎样呢? 古代火枪又不是现代这种枪,端起来就能射... 古代火枪的cao作复杂,精度低,射程短,不经过几年的训练威力甚至远远不如更熟悉的弓弩。 这也是为什么清朝末期弓弩都还是主流武器。 那么除了掏洞,还有什么方法制作钢管吗? 几乎没有! 有的人想过用泥膜浇筑法,这是不行的,因为浇筑出来的钢铁没有经过捶打,如果太细太小是远远不能承受火药带来的压力的。 到时炸膛自己人都炸死了,还打锤子。 只能堆体积,造大炮。 所以,要造火枪,先想想怎么样把一坨钢块快速掏一个洞再说吧!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造,火器肯定要有的,不过至少得定鼎天下后,慢慢有时间再研究这些。 当务之急,是造大炮。 顾正言结合现有的锻造技术和地理分布深入分析了一番,决定制作前世的蒙古大炮。 蒙元时期的大炮可不是明清那种动则几吨几米的超级大家伙,而是只有半米左右的...小炮?(至顺三年的铜铳,其盏口口径105毫米,身管直径75毫米,全长35.3厘米,重6.94千克,至正十年的射石炮,全长60厘米左右。) 确实是小炮,但小炮也有小炮的优点,机动性强,携带便捷,炸膛的伤害远远不如大炮那么大。 我们熟知的明清那种大炮,虽然威力更大,但根本带不动啊,毫无机动性可言,一般只能作守城用。 但顾正言规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