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三章 玻璃建的 (第2/7页)
只是,这个设想虽然已经有了很久,郑建国却一直没想着去推动。 这一方面是手上没有合适人选,郑建国目前来说并不缺科研课题,甚至相反的是他手上有大把的项目可以推动,比如可以带歪整个学界的克隆羊猪狗什么的,随便一种动物的项目都能刷到《科学》和《自然》上去。 另一方面则是郑建国既然把孔老二当成了学习的对象,那么单就在子嗣这件事上学还是不够,他已经有了打造自己学术势力,也就是学术门阀阶层。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这是郑建国记忆中不知从哪听来的,之所以这么说,还要归咎于他上辈子半吊子的出身——赤脚医生出身的医生,想要理解这句话还是很难的。 甚至是第一次听说生物课这个课程,郑建国都是从儿子上了初中时才听来的,他上高中那会儿别说上过生物课,他在学校里甚至连这门课的名字都没听过。 只是这辈子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动者,郑建国对于这句话的体会就有了无比深刻的理解,单是一个疫苗的研发就足以这句话的正确! 上辈子里面,郑建国并不懂疫苗的研发过程,可他作为医疗体系中最基层的负责人,对于从天花到狂犬病,再从卡介苗到百日咳,乃至于破伤风和流感以及轮状病毒的疫苗,都是基于人们对于基因层面的了解,也就是基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将生物学推动到了极致的成果。 甚至在郑建国看来,21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之所以能够达到他上辈子里的75岁,甚至是共和国令人引以为傲的76岁,都源于生物学这门科学高速发展的结果! 因为在1981的这时,人类平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