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风华_第七百零二章 去苏维埃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二章 去苏维埃买 (第5/7页)

暴中港币暴跌,以至于国家出手托底什么的说法,使得港币成为唯一没被资本家打倒的货币,那是他第一次听说货币也可以被打倒。

    然而等到安娜的英镑进了基金会,郑建国第一次接对外汇兑换有了直白的认知,紧接而来的便是曰本决定开放外汇管制,他便想起了记忆中对于曰本泡沫罪魁祸首的广场协议,通过美元贬值来获得贸易优势,从而转嫁国内供需不平衡导致的经济危机。

    再联想着十几年后的港岛金融风暴,郑建国便敏锐的发现了令他感到诧异的纽约外汇市场现状,每天交易量不到上亿美元,而且交易手续极其繁杂和迟滞,并且不面对普通人开放,而是直接和诸如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这很难让他相信这就是记忆中媒体报道上说的,每日几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

    事实上,郑建国如果没有设置基金这个机构来管理财产,他压根就不会注意到这块眼皮子底下的偌大机会。

    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中,外汇市场这并不是哪个人或者是哪个机构想要去这么做才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各国为了适应经济的需要陆续放开外汇管制才自发出现形成。

    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过程想当漫长,却在成立后飞速发展,并且迅速壮大到成为经济全球化重要标志。

    其中最关键的条件,就是1976年经过世界货币组织的研究后,正式废除了基于金本位的布雷顿森林制度,提供了可以通过市场交易量进行调节的可能。

    随后,才是各国为了应对经济的发展,不列颠于3年后的1979年放开外汇管制,曰本于1981年年初放开外汇管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