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百一十五、王府底蕴的积累;改革;战争前 (第8/9页)
说了。 杨洪昭也是打过仗的人,虽说他不是主帅,都为带兵之将,执行大将军冢道虞的军令,可战场经验还是丰富的。 他站在船头,迎着春风不时观察河面情况。 他“请”了几个苏州当地渔夫做向导,其中一个战战兢兢汇报着“朝廷的官老爷,以现在的速度再过两天就能到鞍峡口了,过了鞍峡口就能见到苏州城” 杨洪昭点点头,让他退下。 苏州他去过,但走的不是水路,他招招手,旁边背着令旗的传令兵连忙靠过来。 “下令,军扬帆,减慢速度。” 传令兵走后,他的儿子杨建业,也是神武二厢第七军指挥使,不解的问“父亲,我们都快到江州,为什么要减速,兵书不上可是说兵贵神速,这么做没道理吧。” 杨洪昭看了他一眼,严肃道“兵贵神速不假,可也要动动你的脑子,苏州人敢在京中行刺皇上,那就必然料定我军会来,早有防备,快与慢又有何用? 敌军有防备,我军就不能冒进,我们顺水而下,进易退难,若是冒进过急,遇上危险想要回撤都来不及,起帆缓进最为保险。” 杨建业听完不屑的撇嘴“父亲,也用不着如此谨慎吧,苏州厢军不过数千,我们有精兵过万,强弩无数,战船上百,哪有会败的道理。” “逆子!”杨洪昭大怒“你懂什么!你以为我怕那几千酒囊饭袋的厢军吗?不通世事而骄狂妄言,日后迟早要吃大亏!” 杨建业被骂了一顿,一脸不服气。 杨洪昭看他的样子,越看越气,回头盯着前方水面,沉声道“你可知当初吴王作乱起兵多少?” “这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