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百一十七、枪管+鞍峡口之战(1) (第2/9页)
和功能不同罢了,作为辅助工具也没有得到太多重视。 李星洲亲自上阵,教赵四为首的几个工匠这东西怎么用,经过好几次认真铣膛,然后将里面磨下的铁粉吹出来,收集好可以再用。 接着就是校直。 校直目前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对着太阳光,看光线能不能完通过。 赵四能通过光线看出哪里弯了,定好位置,敲打校直。 接着将手摇钻床上铣膛的钻头形状铁条换成菱形的铁柱,抹上猪油,用同样的方法钻通枪管。 这是铰孔,直白的说就是磨平枪管内壁,保持光滑,同时调整枪管口径。 李星洲满头大汗的摇着转盘,赵四和他的大徒弟紧紧按住枪管,不断向前推,而小徒弟则负责添猪油来保持润滑。 整个过程十分费力,李星洲手臂酸疼,但没停下来,做这活计最忌讳中途停下。 他咬牙接着转,终于,许久之后黑色的猪油从枪管另外一端流出,之所以是黑色,因为里面裹挟细碎的金属碎末,所以呈现黑色。 李星洲松了口气,终于,饺孔也完成了,看似简单的一小步,花了将近两个小时。 最后的步骤只剩下用锉刀打磨表面,这一步不需要他,王府里的工匠都会,是基本功。 第二天下午,一根滑膛枪枪管制作完成。 总的来说这已经是当下能做出的最好枪管,也是蒸汽机投入使用之前人类能达到的最好枪管工艺,虽然材料上还有些许差距。 事实上直到蒸汽机出现,使用蒸汽镗床直接镗出内径,并拉出膛线之前,这可以归类为最好枪管之一。 这种枪管只要在锻打上多下功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