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百五十八、利益纷争 (第4/5页)
出来。 在强汉时期,文臣之首是宰相,武将之首大将军,一个掌天下政务财帛,一个掌控天下兵马,所以相权往往做大,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皇帝被丞相或者大将军架空的情况。 而景同宋制,皇帝不放心丞相,所以设立度支、盐铁、户部这三司,说白了就是把经济大权从丞相平章事手中分出去,限制平章事的权力。 而枢密使作为大将军一样的存在也设立三衙分去其权利,让枢密院能调度天下兵马,裁决征伐之事,却无权带兵养病,而养兵的事情交给三衙:殿前司,侍卫军马军司,侍卫军步军司。 这样一来,大大削弱最高文臣和武将的权力,让他们无法危及皇权。 而三衙作为分枢密院权力的部门,是地位很尴尬的存在,因为没有实权,只能为弄臣,所谓弄臣就是权力直接来源于皇帝的宠爱,而不是手中资源或者地位。 一旦皇帝不宠,三衙就没有实际权力了。 水浒中的高俅就是殿前指挥使,加太尉,如果枢密院和皇帝不授权,他只能是一个负责养兵的闲散官,无权调兵,无权出兵。 正因如此,三衙注定必须讨好皇帝。 就和水浒中高俅一样,因为皇帝宠爱,就是他们权力来源。这种情况下,三衙首官克扣军饷,让禁军士兵对其不满也是皇帝乐于见到的。 皇帝就是因怕禁军造反,才设三衙分枢密院之权,现在一扣军饷,禁军上下不合,下层官兵对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