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百五十八、北上的路 (第2/4页)
很扎实,去金国的使者,方新,都井然有序,做得很漂亮,接下来就看何煦的了。 眼看又一年除夕将至,家家户户忙碌,街道上人也多起来。 ........ “大人,这回去有把握吗,听说鞑靼人用的刀和契丹人一样,我见多契丹人的刀,都是轻而窄刃的弯刀,他们马背上打仗,用的请便兵器才好,借着马速再轻的刀也能重创敌人。 我景国用军刀不同,更加沉重,宽刃,为的是步战时能有杀伤,鞑靼人肯定用不习惯的。”新军都头对何煦道。 此时,他们正在奉命北上的路上,已过大同府,到了金国境内,夏国正在战乱之中,他们不能走西北大漠,只能从太原北上大同,走阴山隘口这一条道。 北方已经开始飘雪,路上并不好走,所以走得很慢。 何煦吹了口气暖手,路边短短枯草已经覆盖一层薄雪,“铁他们肯定是要的,你不知道,草原上最少盐、铁,大多数铁都是从南方流去的,他们还生怕刀不厚呢,刀不厚,铁就少。” 都头点点头,“还是何大人见识多。” 确实,鞑靼人用的刀和中原不同,草原上人人骑马,借着马的速度刀不用厚重,总能造成令人胆寒的杀伤,越轻便越好,要不是碍于锻造技艺,只怕如今的草原弯刀还会再薄些,他们的刀还要弯,越弯越好,是为在马背上高速砍到人的时候不会被扯下马。 这与景国士兵,大多数时候靠身体作战,所以需要的兵器重量增加杀伤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