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的崛起_三百一十六、口舌之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一十六、口舌之争 (第3/4页)

各抒己见,羽承安第二个拱手:“确实,老臣也认为当从重,如此一来,除去太子所说的震慑宵小之外,还能还富于民。”羽承安拱拱手,上前接着说起来:“苏、泸两地百姓连遭战乱,民不聊生,此时处置几大商家,不只是为震慑逆反之心,还是为众多百姓谋求生路啊。”

    他这么说众人都没说话,就连何昭也只是脸色微微不好。

    确实,话虽露骨,也不公平,却很现实,牺牲几大商家,用抄没几大家的财富来安置两地百姓,朝廷已经没有呢么多钱了。

    年后接连的大规模出兵,国库几乎已被耗空。

    “再者,这也可以整肃各地据武做大的风气!

    文治可以安邦,兴武则会乱政,武者祸国,我朝之前数位先帝对武人管束皆过于松懈,所以才会有今日遍地乱像,宵小之徒也敢依仗武力举乱旗,严惩贼人也有制止此风的作用。”羽承安娓娓道来,众人都微微点头。

    李星洲都有些开始佩服他,这事也能扯到文武立场上去,想要借机打压武人?

    这羽承安果然是老jianian巨猾,莫须有的罪名随便编造一个就是,这就好比任何东西想批判,只要说“xx没灵魂”,这画虽好,可没灵魂;这字虽好,可没灵魂;这配音虽好,可没灵魂

    羽承安的逻辑袋盖就是这样的,只要能说出个道理,那就扯上去,这确实是历朝历代的一些文官们最喜欢用的手法。

    武国,他李星洲不就是武人吗,在这的也只有他一个武人

    足见景朝的文悦武嬉也和北宋差不多了,只是明面上还维持文武相济的表象。

    于是李星洲拱拱手道:“羽大人高见,不过我也有一事不解。”

    “哦王爷有何不解,若不是大事,大可私下讨论,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