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百八十八、老无所依(上) (第2/4页)
是,小人这就去赶他走!”下人匆匆忙忙的的起来,连滚带爬退了出去。 太子无神的坐了在那,自斟自饮。 ....... 杨洪昭一身素服等在东宫门外,还要避开耳目,手在微微颤抖。 走出这一步,他很难,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他进京那天,众多民众夹道骂他国贼,从南正门,直到午门,一路上的口水足以把他淹死,他挺过来了。 之后很多文人名士,聚集东华门情愿,说他作战不利,祸国殃民,实乃国贼,要皇上严惩不贷。 那时他开始有些害怕了,本来路上他想过很多,觉得此战失利,他却有责任,但不至于丢性命,他规划是对的,顶多不过因谨慎而有延误,出问题的环节在于童冠和杨虎,两人贪得无厌,纵兵抢掠才导致燕山府百姓激愤群起反抗,然后连锁反应,招致后面一系列失败。 可如今这些书生这么一闹,此事就不是看他有没有错的事了,如果闹得太过严重,即便他没错,皇上为稳定人心,说不定也不得不杀他。 景国不杀文官,可杀起武人来从不手下留情,前武德使朱越的惨剧不过就在两三年前,还历历在目。 即便如此,他还是稳住了,老老实实在朝堂认罪,然后被暂时革职在家,等候御史台发落,之所以如此,他心中还有事放不下,他还可以撑下去。 那就是儿子的死活。 郭药师说他死了,可杨洪昭不信,被辽军围困,那也有可能是......是投降了吗,只要投降了,辽人说不定不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