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的崛起_一百九十三、手榴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九十三、手榴弹 (第2/4页)

点积累的,手榴弹也在不断改进,加强,使之更加合理和更具威力,加强其杀伤力。

    可别小看这些小而细微的改进,这个过程持续整整数百年,而他成为先辈探索的坐享其成者。

    手榴弹的外壳无疑铁是最合适的,而且要生铁。

    生铁脆且强度低,而且容易铸造,容易碎裂,因为不需要更多复杂工序,在模具外设置凹槽,能使外壳在爆炸中迎着凹槽的位置开始有规则破裂,形成高速飞行的破片。

    通常来说人们印象里进攻代表威力大,实际上并不完如此。

    因为进攻往往意味着对于机动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会在体积、重量、以至于威力上对手榴弹有所限制。

    而防御性的武器,往往有着固定架设、对体积、重量、威力、物资消耗都相对宽松的限制,反而更注重威力射程等方面的指标。

    进攻手榴弹和防御手榴弹之间的差异就符合这个规律。

    李星洲学习了美国进攻手榴弹设计的理念和经验,设计了这种有凹槽的外壳,加之接上一个竹筒手柄,没有好钢材之前,精密引线也能制作,但成本太大,得不偿失。

    所以依旧采用点燃火绳引爆的方式,竹筒手柄用于防水,方便携带,保证雨天也能将火绳点燃。

    火绳制作则更加方便,普通棉线用油浸泡,晒干,再掺入火药粉就行。

    他这几天实验的是各种不同形状的外壳破片碎裂情况,以及装药多少最适合,结果发现椭圆外壳的碎片碎裂是最均匀的。

    爆炸时候外壳像气球一样被吹胀破裂,沿着凹槽碎裂成众多破片,杀伤半径足有五六米的样子,甚至更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