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七十、王府近况 (第5/5页)
起来,带动众多作坊,王府府库中的“潇钢”存储与日俱增,除去铸造大炮和遂发枪,还有一部分铸造成农具,成为王府的新商品流向各地。 口碑反应越来越好,一切都是预料之中,不好怎么可能,因为那可是工具钢级别的钢铁! 各大商家纷纷找上门,又是托关系又是送钱送礼,想从王府手中接过农具的生意,不过李星洲早就交代过诗语,其它东西可以批发,王府生产,各大商家帮忙销售,王府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但唯独只有王府的特制农具,宁愿不要利,也必须王府亲自售卖,不得批发给各大商家。 因为作为农耕国家,农具就是百姓的命根子,如果落到商家手中,他们一定会不惜代价炒高价格的。 李星洲想赚钱,但他不缺那些钱,就这样,王府大批好用又实惠的农具最先流入京西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等大片地方,又随着大船南下卖到苏州、泸州、瓜州、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剑南路、福州等地。 平南王府的口碑也开始大范围传播开来。 民以食为天,对于农耕国家来说,农具的意义不可估量,平南王此举就是惠天下百姓。 以至于在平南王之前解救过的苏州、泸州、瓜州一带,乃至与之距离很近的剑南路,有百姓自发开始为平南王设祠。 更为有趣的是,一些巴蜀之地来京城的客商在与王府做生意的时候也说到蜀中之地也有人为平南王立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