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教科书式的反乌托邦 (第3/4页)
如果现在这个社会形态没有合理性,肯定早就崩了。 再说朝天香,你反对的东西其实是手工业对农业的剪刀差,因为技术,垄断,资本,等众多原因,手工业对农业是有相当程度的剪刀差的,同样的劳动可以换道几倍的粮食。 这的确是社会分配中的问题,曾经也有人想过和你一样的问题,然后他们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财产,尝试着建立了一个叫做乌托邦的地方,在那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市贾不二价,等价的劳动换取等价的商品。” 听到这里,朝天香迫不及待得问道:“那乌托邦后来怎么样了?在那样的城市中生活,是不是人人都能获得幸福?” 承影没有公布答案,只是继续讲这个故事:“乌托邦起初吸引了很多穷困者,也吸引了一些社会上对于现状不满的年轻人,他们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市,一切决议都要争得大家的同意。 于是,他们的工厂得到了八小时工作制,农产品可以换到与他们认可同样的生活用品,即便残疾或失去劳动能力,城市也会提供养活他们的生活物资,他们也尽可能发挥着自己的价值。” 朝天香听的神往,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样的大同世界:“然后呢?这个乌托邦在什么地方?” “然后……然后他们就破产了,原本团结一致的市民们互相怨怼,分崩离析成为历史上一个极为典型的失败案例。 他们的工厂因为待遇过高,完全竞争不过其他的工厂,而他们又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