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4节 (第4/6页)
其出身汉儿是脱不了干系的。 有了史书,才能不忘记祖先! 所以朕要大修史书,为天下彰显,修史不简单啊。 邦周之时,良史一字不改,引为美谈,又有洛族庇护史官,故而邦周之史,世人称美,前汉时亦称之为美。 大唐重新整理了后汉一朝的国史。 汉末时列国各修其史,其中隐晦之处,已经颇多,乃至于有后人不得而知之处,朕深切之,若其中有不实之言,何以成拨乱反正之举,何以正天下人心。 持身以正而使天下为盛,这是朕的志向,朕要持身以正,史书便要持身以正。 是以这汉末的国史,一定要认真再认真的编修,这史书宁愿少,不能错,那些明显的谬误,都要单独列出来。” 李世民一说,众人便正襟危坐起来,史书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史书是经文之源。 汉末列国的国史,很乱,南北二朝的国史,比汉末列国好一点,但依旧很难,很多人都很清楚,过去数百年的国史,有很多错漏。 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不讲规矩的皇帝很多。 那史书自然就不能保证正确。 但对于殿中众人来说,他们不理解李世民的志向,所以更关注的是——隋朝。 房玄龄于是朗声出言问道:“陛下,那隋朝的国史呢?” 这下众人神情皆是一振,该怎么写隋朝呢? 又该怎么写…… 他们这些曾经在隋朝生活过的人呢? 李世民环视一周后说道:“隋朝距离我朝甚近,诸位宰相中甚至就有在隋朝身居高位之人,所以隋朝的史料是不缺的,还是汉末列国、南北二朝,最为艰难。” 魏征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