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0节 (第5/8页)
,则根据兵部以及折冲府的调兵命令,然后由地方官府发到地方,抽调这些记录在案的府兵。 但大唐府兵,一听到当今圣天子李世民要远征西燕,瞬间义愤填膺,踊跃报名,要主动参加战争,这种情况很快就被兵部尚书反馈到皇宫中时,他正在灵天阁中和洛苏对弈。 李世民听到汇报先是一愣,而后对洛苏朗声大笑道:“国师,我大唐士卒,竟然有闻战而喜的风范,有这样的勇士和百姓,何愁我大唐不兴盛呢?” 洛苏却微笑着说道:“士卒闻战而喜的关键不在于士卒,而在于朝廷,在于天子你,府兵愿意踊跃参军,是因为你慎战。 你没有把握便不让大唐出战,所以大唐获胜的概率大,失败损失也小。 是因为大唐的晋升公平,立下战功就能够得到晋升。 是因为战利品的分配合理,士卒能看到利益所在。 这都是政治清明的体现。 这都是你的功绩。” 洛苏越说,李世民的神情就越舒展,“一直如此,竟然觉得合当如此,现在听国师所言,才知道,原来仅仅如此,便已经颇为不易。” ———— 从后世唐朝的经验来看,府兵制度距离完美的军队制度,相差甚远,但在李世民的手中,它几乎完美的执行了大唐建立初期的所有战争,内中原因大概便是李世民所言的“府兵者,锋刃利具,用其锋,利其势,如风如火,动若雷霆也”。 李世民对战争局势的洞彻能力,使他总能在敌人招式用老的那一刻,用最少得力量,达成“唐军宛如离弦之箭,千里之外,忽然而至,一经催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