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_第176章 不要和王宁安谈生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不要和王宁安谈生意 (第4/5页)

特点,榷有专营专卖之意,双方商人携带货物来到榷场,并不能直接接触,防止互相沟通消息,出卖情报,必须将商品交给官方牙人,评定质量,确定价格,完成交易,还要收取牙税,这也就是榷场税收的主要来源。

    光是这个过程,就充满了漏洞,完全是官府主导,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两边的商人都吃亏!

    耶律仁先讲的例子,未必是大宋的商人使坏,没准就是那些小吏心存不良,鼓捣出来的。

    除此之外,商人还要提供担保,交易的范围,总额也要受到严格限制,比如大宋就严禁铜、铁、米面,腊rou,硫磺等物,辽国也严控战马,牛角等物品……

    说来好笑,辽国仰慕大宋文化,需要海量的书籍,偏偏大宋的官吏们认为有些文章针砭时弊,落到辽国,会泄露大宋机密,因此除了九经之外,别的书籍不准带过去。

    重重限制,其实并没有阻挡双方的贸易,在榷场之外,走私之盛,参与者众多。就拿书籍来说,大宋这边新出版一本文集,一个月之内,辽国市面上必定会出现。

    王宁安甚至怀疑朝廷禁止书籍,就是为了抬高价格,然后靠着走私获取暴利,就和自己弄得烈酒一个道理,其实宋朝的大头巾还是很聪明的,欠缺的只是格局而已……

    “说实话,朝廷对榷场限制太多了,每年四大榷场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万贯的贸易额,相比咱们双方的需求,实在是九牛一毛!依我说,就该给贸易松绑,准许双方商人面对面交易,我们双方各自派遣官吏账房,负责统计成交额,然后征收税赋,再维持市场秩序,也就足够了。”王宁安笑道:“以大辽的物产丰饶,加上大宋百姓的勤劳聪慧,两三年之内,双方的贸易额就能突破两千万,按照十分之一征税,就是两百贯!双方对半分,也有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