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8章 送给王安石的尚方宝剑 (第2/6页)
一帆风顺。” “哦?怎么回事,也有百姓被逼着自杀了?” “那倒不是。”王宁安苦笑道:“是出了坏账。” 王宁安从来不认为自己如何,哪怕领先千年的经验,移植到大宋,也会水土不服。 比如他的青苗法,推下去之后,也不是一帆风顺,相反,遇到的问题,似乎要比王安石还棘手。 “贷给普通百姓的,有半年期,有一年期,由于资格控制比较严格,又有两户以上担保,还都能收回,坏账率不到一成……只是借给地方衙门的钱,有差不多三成收不回来。” 赵祯惊呆了,“王卿,你们不是定了两成利息吗?如果坏账超过三成,岂不是赔本了?” 王二郎也赔钱了,真是天下奇闻! 王宁安也是最近才得到司马光的汇报,脑袋都大了。 普通百姓,还有村镇寨子,都还是敬畏朝廷的,尤其是见到了皇家银行的招牌,就腿软了,欠谁的也不能欠皇帝老子的! 基本上除了个别问题,借出去的钱,大多数能收回。 可是借给州府军县,各级衙门,这帮家伙,远比老百姓难对付。 其中不乏实心用事的官吏,拿到了钱之后,也的确干了许多对老百姓有利的工程。修建水渠,开垦荒地,建道路,兴市场。 秦凤路出现了经济繁荣,和这些能干的官吏分不开。 但是更多的官吏都是混吃等死,根本无心做事,他们花言巧语,从银行借来了钱,然后一点作为没有,你去催促,他们就把两手一摊,到处踢皮球。 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