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5章 无忧洞 (第2/6页)
略分成两种,货币和实物,把钱借出去,获得利息,把商品卖出去,获得利润。 从某种角度来讲,利息是货币的利润,利润是商品的利息……听起来有点绕,简单说就是付出收获。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什么事情容易,赚的钱多,就干什么,人傻钱多速来吗! 以之前汝南王府还有大相国寺同一赐乐业人的借款来说,月息两成,复利计算,只要四个月,利息就能超过本金! 借一块钱,还两块! 可怕不? 当然由于紧急用钱,利息偏高,但是实际的民间借贷,也比这个少不了多少。 南宋的朱熹曾经注意到民间利息过高,他拿出了一些稻谷,借贷给百姓,三个月为期,利息两成,百姓们感激涕零,踊跃借贷,不到两年的功夫,朱熹获利超过十倍! 老天爷啊,三个月就要百分之二十,结果还被当成了圣人,歌功颂德。 由此可见,两宋的民间利息到了何等夸张的地步! 既然民间利息这么高,有钱的人只要放贷就可以赚得钵满盆满,干嘛还去投资工商,既浪费精力,还要承担风险。 试问,哪个行业每年能赚几倍的利润? 除了像王宁安这样开挂的,别人行吗? 社会环境如此,就别怪工商发展不起来。 王宁安思考得多了,他觉得利息就像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当你有些钱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劳而获,赚取利息,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对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