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2章 赵祯搞事情 (第2/6页)
在内,都一遍遍踱步,脑中不停推想着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十八套预案。 要说区区一场比试,就能让老夫子失去了淡定吗? 当然不是这么一回事,所谓的比试,其实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 几次金殿交锋,王宁安都深知他们这边人微言轻,哪怕最能战的欧阳修,资历甚至比不上富弼和韩琦,说话的声音一点都不大。 要想压制住文官集团,必须有足够分量的老臣掺和,范仲淹和晏殊,就是最好的选择。 奈何两位老大人致仕多年,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御前会议。 这下子可愁坏了王宁安,他挖空心思,这才弄出了银行招考,那么高的年薪,肯定会惹来一帮人嫉妒,弄个御前测试,就顺理成章了。 而范仲淹和晏殊都是六艺学堂的师长,他们出面,参与考试阅卷,保证比试公平,就更加无话可说。 只要这两位能名正言顺出现在金殿上,就可以趁机把支持渤海国的事情推出来,逼着满朝的相公低头! 王宁安是处心积虑,才弄出了这么一手。 基本上是按照他的剧本在上演,只是令人惊讶的是赵祯居然把测试变成了比试,让六艺的学生和新科进士较量,毫无疑问,赵祯是想测试双方的成色! 欧阳修说过,赵祯对科举的看法不少,没准这就是下次改革科举的契机。本来只想促成渤海国的事情,谁知又送来一只科举的“雕”,买一送一的好事,王宁安岂能放过! 他是踌躇满志,要给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